新兴能源产业领航者 | /EN

iNews

2024海智专家荆楚行成功举行,助力湖北新能源产业新发展

INEW动态 2024-12-06 14:44:00

12月5日,2024海智专家荆楚行暨长江教育创新带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交流活动在武汉光谷成功举行。活动由省科协联合武汉市科协、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织。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为活动致辞,武汉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凯主持活动。



▲ 现场150名参会领导及嘉宾


活动主题为“面向新能源 培育新动能”,旨在深入实施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加快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繁荣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在开幕词中表示,新能源产业作为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崛起。它承载着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能源危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任,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科技高地与产业前沿。海智专家是全球智慧的“代言人”,学术同仁是理论深耕的“执牛耳者”,产业精英是市场实战的“弄潮儿”,各方携手共进,方能凝聚起磅礴合力。华中科技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湖北省科协一道,进一步敞开怀抱、深化合作,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共享学术硕果,与企业界朋友共创产业辉煌,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华科大力量”。



▲ 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


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在致辞中表示,湖北省科协是省委、省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海智工作是湖北省科协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对外开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全国学会、各位院士专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关心、支持湖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希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持续优化自主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将自身打造成为行业政策智库、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要素聚集地。湖北省科协将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广泛开展能源领域学术交流、对话沟通和资源对接活动,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凯


▲ 颁发海智特聘专家聘书


▲ 湖北省新能源产业介绍


▲ 能源行业标准预发布


活动现场,周德文为省海智特聘专家颁发聘书;湖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吴耀文汇报了湖北省新能源产业介绍;能源行业综合能源服务标准化工作组副秘书长王伯钊进行了能源行业标准的预发布:《综合能源服务能效诊断服务规范标准》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黄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


活动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以“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作报告,现场分享了梯度功能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以功能、性能驱动为基础的先进材料,长久以来满足不同工业需求的应用方案,干货满满,令人受益匪浅。



▲ 国家级特聘专家梅武


国家级特聘专家梅武则介绍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未来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及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这一环节中,与会者深入获取了前沿的学术资讯与产业深度洞察。



▲ 海智专家


随后,来自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武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亚东、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孙鹏菊和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晟等四位海智专家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分享。



▲ 学术及产业专家


当天下午,为促进学术专家、产业专家与企业现场对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志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黄萌、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蒋栋、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赵吉文、蔚来能源研发副总裁杨潮、中船712所电力推进事业部副主任蒋炜、中车时代电驱科技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陈致初和瑞莱保科技联合创始人袁方等八位高校教授、企业代表以路演形式,推介展示了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各具特色的项目科创成果让人耳目一新,现场气氛热烈。




路演结束后,海智专家团赴骆驼集团开展调研交流及技术指导。骆驼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低压电源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商,在聚焦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循环等业务。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赖增岩表示,本次交流活动获益良多,期待和海智专家在电化学储能新技术发展与项目实践上有更多交流合作机会。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为湖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将联合湖北省科协与各领导单位、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继续发光发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以下感谢各参与单位及嘉宾大力支持